經文

  善男子!如來因地修圓覺者,知是空華,即無輪轉,亦無身心受彼生死。非作故無,本性無故。彼知覺者,猶如虛空,知虛空者,即空華相,亦不可說無知覺性,有無俱遣,是則名為淨覺隨順。何以故?虛空性故、常不動故,如來藏中無起滅故、無知見故,如法界性,究竟圓滿徧十方故。是則名為因地法行。菩薩因此於大乘中發清淨心,末世眾生依此修行,不墮邪見。」

  長行的第三個重點,是解釋如來因地法行,內容有三:第一,達妄本空;第二,結成妙觀;第三,說明所依覺體。

  第一個,是「達妄本空」。只要了達幻妄本空,就能頓出生死。

  我們看經文:

  善男子!如來因地修圓覺者,知是空華,即無輪轉,亦無身心受彼生死。非作故無,本性無故。

  佛說:善男子!如來因地修行,只是以圓覺自性光明,圓照自心寂滅之體,一念了知身心世界就像虛空中的花朵,本來沒有,當下就可頓斷生死。身心本來沒有,當然就沒有身心去接受生死。這個結果並不是用功去修出來的,而是圓覺自性當中,本來沒有生死。

  如來因地修行,是修什麼呢?就是修圓覺法門。圓覺法門怎麼修呢?就是圓照清淨覺相的「圓照」這兩個字。那麼修圓照功夫,怎麼才能得利呢?重點就在現在講的「知是空華,即無輪轉」的這一個「知」字,這個「知」,是我們自性當中的大智慧光明(自性的光明),所謂的妙觀察智。這個妙觀察智是從那裡生起的?就是從我們自性生起的,我們自性當中本自具足無量的智慧,這個智慧起觀照的時候,就變成妙觀察智。所以我們知道這一「知」,不是平常凡夫第六意識的妄想心,也不是第六意識的分別心,也不是那個妄覺,都不是,因為第六意識的分別心、妄想心、妄覺是有生滅的,現在這個「知」,是不生不滅的,是我們自性當中直接起用的那個智慧。如來因地修圓覺的時候,就是用這個真智一照,了知身心世界都是無明所變現的,就像虛空中的花朵一樣,本來沒有。本來沒有,那還會不會起執著呢?就不會嘛。我們沒有這個智慧的覺照之前,以為身心世界是真實存在的,所以念念都在攀緣,不是攀緣在你的身怎麼樣?就是你的心怎麼樣?或者外在的環境怎麼樣?現在用我們自性的光明一照,照破身心世界本來空,就不會起執著,不起執著,當下就離念,當下離念,我執、法執就空了,我執、法執空了,就沒有輪轉的法,也沒有受輪轉的人,當下就能了生死,這就是圓教頓修、頓悟的法門,「圓照清淨覺相」是頓修;「知是空華,即無輪轉」是頓悟,在觀「知是空華」的當下,就能離念,當下離念,就沒有輪轉,所以這個沒有輪轉,不是造作、觀修出來的,是真如自性當中本來沒有生死。

  其他藏教、通教、別教的人,就不能當下離念,必須漸漸斷惑、漸漸證真(藏教、通教),或者分斷無明(別教),都不能像圓教可以頓斷無明、頓出生死。為什麼圓教可以頓斷無明、頓出生死呢?就是因為圓教知道自性當中本來無(無生死、無無明)。不像聲聞,要用分析的方法,才能夠知道無;緣覺,則是用推演的方法,去明白無的道理;而三賢位的菩薩,要修種種的幻行,用以幻除幻的方法,才能滅除使它無。這些都是造作、加以功用,才能到達無;現在圓教,是非造作、無功用,當下了知自性當中本來無,所以就能夠頓斷無明、頓出生死。

  第二個,是「結成妙觀」。這裡的妙觀,是指空、假、中三觀,以空、假、中三觀,來達到淨覺隨順。

  我們看經文:

  彼知覺者,猶如虛空,知虛空者,即空華相,亦不可說無知覺性,有無俱遣,是則名為淨覺隨順。

  「彼知覺者」,是指「知是空華」的這一知。這一知,是自性中的大智慧光明,是稱圓覺體性所起的真知。

  「猶如虛空」。這個真知的體性,猶如虛空,不可以說它有知、也不可以說它無知。

  「知虛空者,即空華相」。猶如虛空的這一知,也是空華相,不能說它是實有的。為什麼呢?因為你用自性的智慧光明圓照,知是空華之後,這一知就不用再保留了(好比病好了,藥也不需要了),如果你還緊緊地抓住這一知不放,就又落入「有」邊了,所以要說這一知,還是空華相,不是實有的。如果你認為這一知是實有的話(覺性是有知的話),它就不是真知,而是幻知,和凡夫的知,沒有什麼差別。那凡夫的知是什麼?是第六意識的分別,是妄識的作用,不是智慧的作用,我們剛才講這一知是妙觀察智,是我們自性當中所起的智慧的作用。我們現在既然用能照的智慧,照破一切身心世界本空,無明頓破,歷劫生死頓斷,本體自性當下現前(我們清淨的覺體,雖然本來有,但是一向被無明遮障,從來不覺,現在用自性的光明一照,本體當下現前)。這時,如果還抓著能照的智慧不放,也還是無明,所以,要再把這一知放下,把它看作是空華相(否則就是執藥成病)。

  到這裡,能所雙亡,寂照不二。「能」是什麼?能照的智慧,自性的光明;「所」是什麼?所照的身心世界本來空,無明頓破,自性現前。「寂」是什麼?就是剛才講的自性現前(我們的自性本自寂滅,所以是寂,也是剛才的所照);「照」是什麼?,就是剛才能照的智慧,自性的光明。這樣是不是自性等於自性啊?能照的是自性的光明,所照的是清淨的覺體(自性現前),是不是能所雙亡,寂照不二?

  這個時候,還有沒有東西剩下?全部空完了,還有沒有東西剩下?如果認為都沒有了,就是落入空無,所以「亦不可說無知覺性」。如果認為這一知是無的話(覺性無知),就和石頭、木頭一樣沒有知覺性了。所以,在能所雙亡、寂照不二之後,還剩下一個東西,那個就是我們靈靈不昧的覺體,了了常知(否則就是斬頭覓活)。

  「有無俱遣」。一定要到有知、無知都排遣了,自性才能現前,才是真正的無念,才是大徹大悟的真知。

  「是則名為淨覺隨順」。這時候,才是真正的隨順淨覺(淨覺隨順,就是隨順淨覺)。所以永嘉大師說:「如果是以有知、無知為知體,就是隨順無明,不名隨順淨覺;必須坐斷兩頭,有無俱遣,才是隨順清淨覺性。」

  前面是破境(知是空華——你用這一知,能照的智慧,照破無明,知道身心世界本來沒有,就像虛空中的花朵一樣,這樣一切的外境就被遣除了);現在是破智(這個能照的智慧,也像虛空中的花朵一樣,這樣能照的智慧也遣除了)。其實真正的智慧,是不需要遣除的(真正的智慧,是不生不滅的,所以不需要遣除),只是凡夫在用功的時候,是以智慧來觀照所緣境,這時候的智慧,並不是真正的智慧,而是情識,但在下手做功夫的時候,不能不先借用它,所以才須要一層一層地遣除,以到達最後的真心現前。第一步,知是空華(知道身心世界好比虛空中的花朵);第二步,這個知是空華的知覺,也如虛空之華;第三步,更進一步知道這個知覺如空華的知覺,也是空華之相,一切都無實體;第四步,雖然都無實體,但也不可以說它是空無。所以,不可以說有,也不可以說無。因為說有,就會執有;說無,又會執無,凡是有所執,都是妄念,所以必須有無俱遣,才是淨覺。

  「隨順」是什麼意思呢?隨順真理,以合真智。就是真理跟真智合而為一了,叫做隨順。

  「彼知覺者,猶如虛空」,這是要泯除能觀的智慧。所以說「知虛空者,即空華相」。就好比我們用火來燒木柴,木柴燒完了,火也沒有了,這個是先修空觀;「亦不可說無知覺性」,你說全部空完了,火跟木頭都沒有了,那是不是空無呢?這時又怕落於空無,所以再修假觀;等到「有無俱遣」,這時就是中觀,到這時候一切的言語、思慮都斷了,就是淨覺。這時覺悟的智慧和真理契合,所以叫做隨順。這裡是以三觀來達到隨順淨覺,所以稱為「結成妙觀」(以空、假、中三觀,來達到最後的隨順淨覺)。

  我們再看經文:

  何以故?虛空性故、常不動故,如來藏中無起滅故、無知見故,如法界性,究竟圓滿徧十方故。

  這是第三個,說明所依的覺體,就是解釋上面所說的知覺性。前面說身心是如幻、虛妄不真實的,就像虛空中的花朵,這些我們都能接受,當下也可以把它空掉。可是現在你說知覺性必須有無俱遣,我們就很難接受了,為什麼呢?因為知覺性是真心的作用,像這樣有無都遣除了,又如何修行呢?我們不是要用真心來修行嗎?

  因為真心沒有生滅,但是一切因緣所生法是生滅法,凡是生滅法,沒有它真實的體性。而且真心離念,只要起心動念,就違背了真心本性,也失去了正念,由於圓覺體性當中,是沒有「有無」對待的,所以都要遣除。

  因此,它這裡問:

  「何以故」?為什麼必須有無俱遣,才是真正的淨覺隨順呢?因為沒有見性,所以不明白,我們會以為有無俱遣,就沒有心了,那怎麼來修呢?

  「虛空性故、常不動故」。因為真心是超越一切對待的,就像虛空的體性一樣,是常住不動的。真心從來不曾迷,也不曾覺。為什麼呢?因為迷覺是對待;有無是對待,真心沒有迷覺、有無的差別,真心離一切的二元對立,是平等、無分別的。

  「如來藏中無起滅故、無知見故」。什麼是如來藏呢?如來藏,就是圓覺真心的另外一個名稱。為什麼稱為如來藏呢?因為如來之性,含藏其中,所以稱如來藏。什麼是如來之性呢?就是佛性,佛性含藏在眾生心中,所以稱如來藏。這個如來藏,具有不變、隨緣這兩種義理。不變,是指如來藏的本體;隨緣,是指如來藏的作用。這個如來藏,體雖不變,用則隨緣。這個不變,就是空如來藏;隨緣,就是不空如來藏。一個講它的體性,一個講它的作用。體性本空,所以是空如來藏;用則隨緣,所以是不空如來藏,不空,就說明它可以從不變的體性當中,隨緣生起一切的作用。如果是隨染緣的話,就從真起妄,形成世間的六凡法界;如果是隨淨緣的話,就返妄歸真,形成出世間的四聖法界。雖然形成了十法界的差別,但是都沒有超出如來藏心之中。

  「無起滅故、無知見故」,這兩句是說明空如來藏的義理。如來藏性,用則隨緣,而形成了六凡法界的生死染法,和四聖法界的涅槃淨法,但本體不變,一切的染淨諸法,實際上沒有起、沒有滅,六凡的生死和四聖的涅槃,都只是昨天晚上的一場夢而已,在夢中,一切的染淨諸法,沒有生起;醒來的時候,一切的染淨諸法,也沒有滅去,一切染淨諸法當體全空,所以說「無起滅故」。既然沒有起滅,只有真心的心體,靈光獨耀,迥脫根塵,所有的知見,都無從建立,所以說「無知見故」。

  「如法界性,究竟圓滿,徧十方故」。這三句,是說明不空如來藏。法界性和如來藏,體同而義別(體是一個,義理有差別),就看你站在什麼樣的立場,來說明這兩個名相。以有情來說,是如來藏;以無情來說,是法界性。如果說法界性,則統攝有情和無情,包括佛性與法性。如果如來藏,單就諸佛眾生,清淨本源心體來說(一切諸佛眾生,本來的心體是清淨的、是寂滅的),如來藏就可說為「如法界性」。

  這個法界性,就是一真法界,具足十法界,所有十法界,不離一真法界,所以說「究竟圓滿,徧十方故」。這說明如來藏用則隨緣,圓滿具足萬法,是為不空如來藏。

  如果以三諦(真諦、俗諦、中諦)來說,「虛空性故,常不動故」,是真諦(真性如虛空,本來不動);「如來藏中,無起滅故、無知見故」,是俗諦;「如法界性,究竟圓滿,徧十方故」,是中諦。如果以三觀來說,「虛空性故、常不動故」,是空觀(寂滅的心體,本來常住不動);「如來藏中,無起滅故、無知見故」,是假觀(現在雖然有身心、生死,本來如空中華);「如法界性,究竟圓滿,徧十方故」,是中觀。這實際上就是妙覺明心的實際,如來因地修行,就是修這個而已。

  長行的第四個重點,是總結所問。

  是則名為因地法行。菩薩因此於大乘中發清淨心,末世眾生依此修行,不墮邪見。」

  文殊菩薩第一個請佛開示的內容,是如來在凡夫因地發心的時候,是修什麼法才成佛的?佛現在開示,圓照清淨覺相,知是空華,即無輪轉,「是則名為因地法行」。這個就是如來在因地的修行法門。文殊第二個請佛開示的內容,是菩薩如何於大乘中發清淨心,遠離諸病?佛現在佛開示,「菩薩因此於大乘中發清淨心」。菩薩如果能夠依這個如來因地法行,於大乘中發清淨心,就可以遠離種種顛倒之病。文殊菩薩第三個請佛開示的內容,是如何使未來末世眾生求大乘者,不墮邪見。佛現在開示,「末世眾生依此修行,不墮邪見」。末世眾生若是依此如來因地法行而修的話,就能夠不墮邪見。這個就是總結文殊菩薩請佛開示的三個內容。

  長行的部分已經介紹完了,接下來是偈頌,我們下一堂課再說。

  今天就到這裡。

  願以此功德,普及於一切,我等與眾生,皆共成佛道。

top03.gif