經文(卷十一)

  佛告舍利弗:「菩薩摩訶薩,欲以一切種智知一切法,當習行般若波羅蜜。」
  舍利弗白佛言:「世尊!菩薩摩訶薩,云何欲以一切種知一切法,當習行般若波羅蜜?」
  佛告舍利弗:「菩薩摩訶薩,以不住法住般若波羅蜜中。以無所捨法應具足檀波羅蜜,施者、受者、及財物不可得故。」

  各位居士大德!阿彌陀佛!

  我們看原文:

  佛告舍利弗:

  就是佛告訴舍利弗說。現在佛要開示的般若波羅蜜是屬於大乘法,但我們知道,舍利弗是屬於聲聞小乘的弟子,佛為什麼是對他說,而不是對菩薩說呢?那是因為舍利弗是所有佛弟子當中,智慧第一的,所以佛要告訴舍利弗。

  像佛就曾經說過:「在一切眾生的智慧當中,除了佛以外,如果有人要比較舍利弗的智慧和多聞的話,不及他的十六分之一。」為什麼會這麼說呢?因為舍利弗才八歲的時候,就已經能夠背誦十八部的外道經典,而且還通達明了其中的義理。怎麼證明他這麼厲害呢?當時的摩伽陀國,有兩條龍王兄弟,牠們總是在適當的時候下雨,使得國家五穀豐收,沒有飢荒,人民在感念之餘,就在每年的二月,到龍王住的地方去舉辦辯論大會,同時盡情地歡樂過一天。

  到了這一天,就按照往常的規定,佈置四個高座,這四個高座,一個給國王坐、一個給太子坐、一個給大臣坐,另外一個高座就是給辯論的人坐。這個時候,舍利弗才八歲,他看到四個高座在那邊,就問旁邊的人說:「這四個高座,是為誰設的呢?」旁邊的人就回答說:「是替國王、太子、大臣、還有參加辯論的人設的。」這個時候,舍利弗就觀察坐在辯論高座台上的那些婆羅門和辯論的人,發覺他們的神情還有威勢,都沒有勝過自己的,於是就走到高座上面,雙腿一盤。大家都覺得很奇怪,用很疑惑的眼神看著他,心裡想:「這個小朋友不是年幼無知,搞不清楚狀況爬上來覺得很好玩;不然就是他的智慧和膽量超過一般人。」這些參加辯論的人,每一個都瞧不起他,認為他年紀太小,懶得跟他辯論,只派年輕的弟子輩和他一較高下。沒想到舍利弗的回答,不論是宗旨、意趣、還是言辭、義理,都精采絕倫,超乎大家的想像,所以獲得一切論師的讚賞,不論是愚癡的、還是有智慧的,是年長的、還是年幼的論師,全部都被他降伏。國王也很高興,立刻傳令下去,封一個聚落給他,而且還乘了象車,一路上搖鈴告示當時的十六個大國、還有六個大城市這個消息,大家都歡欣鼓舞。這個例子就能證明舍利弗很厲害,才八歲就可以降伏那些外道的大論師了。

  後來他慢慢長大,認識了一位專門幫人家占卜吉凶的大相師,他就是目揵連。他們兩個,一個是才智出眾,一個是個性豪爽,如果要論他們的才能跟智慧,可以說是旗鼓相當;如果是論道德品行,也是不相上下,所以他們兩個就經常形影不離,同進同出,結為生死之交。他們後來也都是因為厭倦世間而出家學道,作了外道梵志的弟子。可是他們不管多麼精進地求道、修行,都沒有辦法證道,於是就互相約定說,誰先找到好老師,一定要告訴對方。

  有一天,阿說示(五比丘之一,佛陀在鹿野苑最初度的五位比丘之一)披著袈裟、拿著缽,進入王舍城乞食,舍利弗看到阿說示的儀容和服裝很特別,而且他走路的時候,不是這樣東張西望,非常有威儀,收攝六根,表情寂靜安然,所以就被他吸引了,於是過去問他:「你是誰的弟子啊?你的老師是什麼人啊?」阿說示回答說:「有一位釋迦族的太子,因為厭惡老病死苦而出家學道,最後證得了無上正等正覺,他就是我的老師。」舍利弗說:「你可不可以把你老師教你的,跟我說一說呢?」阿說示回答說:「我的年紀還小,學道的時間也很短,對於如來這麼深廣的法教,我又怎麼能夠說得清楚呢?」他不願意說。舍利弗就說:「也不是叫你講得很深,對不對?你只要簡單說重點就可以了。」阿說示說:「諸法因緣生,諸法因緣滅,一切法皆因緣所生,我的老師就是這麼說的。」舍利弗聽了之後,馬上隨文入觀,居然當下證得了初果。

  證果之後很歡喜,想趕快回去報告目揵連。可是,目揵連一看到他的神情就知道,你今天不一樣!因為證果了嘛。所以遠遠看到他,神情充滿了祥和喜悅,就問他說:「你是不是已經得到甘露法味了?趕快告訴我!」舍利弗就把剛才聽到的內容說了一遍,目揵連聽了之後,就說:「你再說一遍!」舍利弗就再說一遍,目揵連當下也證得了初果。之後,他們就帶了兩百五十位弟子,隨佛出家,最後都證得了阿羅漢。我們知道這兩位,一位是佛弟子當中智慧第一,一位是神通第一。像這一類的功德很多,所以舍利弗雖然是阿羅漢,而佛現在要把甚深的般若波羅蜜法向他說,就是因為他是眾弟子當中,智慧第一的。

  我們現在講「舍利弗」這個名字的來源。為什麼叫舍利弗呢?是父母幫他取的名字呢?還是依他所行的功德來命名呢?這個是父母幫他取了一個名字,大眾都叫他舍利弗,我們現在來講這個因緣。當時在閻浮提當中,最安樂的國家就是摩伽陀國,國都叫王舍城,國王叫頻婆娑羅。王舍城中,有一位婆羅門的論議師,名字叫摩陀羅,因為他善於論議,所以國王就賜封給他一個縣城,離王舍城不遠,他就在那邊成家。他的妻子生了一個女兒,眼睛長得很像舍利鳥的眼睛,所以大家就叫她舍利。後來,他的妻子又生了一個兒子,膝蓋骨特別大,所以就叫他拘絺羅。拘絺羅,就是大膝蓋的意思。這位婆羅門有了家室以後,就專心在養兒育女上面,過去所學的這些經書就放在一邊,也沒有再學新的。

  這個時候,南天竺有一位婆羅門大論議師,叫做提舍,也是一個很厲害的角色,他對於十八種吠陀大經都能夠通達明了。當他進入王舍城的時候,裝扮很奇怪,頭上戴著火,用鐵片包住肚子,人家就問他說:「你為什麼這樣子做呢?」他回答說:「我學的經書太多了,怕我的肚子被撐破,所以要用鐵片把它包起來。」就是滿腹經綸的意思。大家又問他說:「那你頭上為什麼要戴著火呢?」他回答說:「沒辦法,因為太黑闇了!」眾人就說:「現在明明太陽這麼大,你怎麼說太黑闇了呢?」他回答說:「黑闇有兩種:一種是因為沒有太陽照,所以黑闇;另外一種,是因為愚癡,所以黑闇。現在雖然太陽很大,但是眾生太愚癡,所以還是黑闇啊!」大家就說:「那是因為你沒有遇到婆羅門摩陀羅的關係,你如果遇到他的話,保證你肚子馬上縮回去,頭上的火也會變闇。」

  這個時候,提舍就走到鼓旁邊,去敲打論議的鼓,國王聽到了之後就問:「這個是誰在敲鼓啊?」大臣回答說:「南天竺有一位婆羅門,叫做提舍的,他是大論議師,他現在想要找人論議,聽說你們王舍城有一個厲害角色,要找他挑戰一番,所以他現在就敲打論議的鼓。」國王也很歡喜,有人來挑戰了,有戲可以看了。所以他就說:「王舍城誰最厲害?」那當然就是摩陀羅最厲害。好,安排一個時間讓他們較量、較量。摩陀羅知道這個消息之後,心裡面懷疑自己說:「我已經把所學的丟到一邊這麼久了,也沒有什麼新的見解,不知道還有沒有能力跟他論議?」到了論議的那一天,他很勉強的去參加,在半路上,他看到有兩頭公牛正在角力,心裡就想:「假設這頭牛是我,那頭牛是對方,我現在占卜看看,那一頭會勝?」結果是代表他的那頭牛鬥輸了,所以他心裡就很懊惱,覺得這實在不是一個好預兆。正要進入會場的時候,又看見一個女人,挾著一瓶水,走到他的面前,突然跌了一跤,水瓶破掉了,他又想:「這真是太不吉利了!」就很不開心。等到進入會場之後,他看見那位論師,神采奕奕、意氣風發,一副勝券在握的樣子,心裡就想:「我是穩輸的,我一定不如對方。」論議的結果,果然是自己輸了。

  國王這個時候很高興,認為他有大智慧,又要封一塊地給他,大臣就趕快勸阻說:「不可以!不可以!你看到一個聰明的人來,就封給他一塊地,可是對於有功的大臣卻從來沒有封地,你這樣只專門寵愛以言語論議的論師,恐怕不是治理國家之道吧!現在摩陀羅既然不如對方,就應該把他的封地轉讓給這位勝利的人,如果以後又有人勝過他的話,就再把封地轉給那個勝利的人。」國王採納了大臣的意見,就把那一塊地轉讓給提舍。

  摩陀羅既然輸了,就對提舍說:「你是一個聰明的人,我現在就把女兒嫁給你,兒子也託付給你,我要到遙遠的國度去追求我本來的志向。」就這樣,提舍娶了摩陀羅的女兒。

  當舍利懷孕的時候,夢見有一個人,身上披著盔甲,手裡拿著金剛,把一群山一個、一個的摧破,最後站在一座大山的旁邊。醒過來之後,她就告訴提舍這個夢。提舍就跟她說:「妳將會生一個男孩,他能夠摧伏一切的論師,只是不能夠勝過一個人,最後還要作為他的弟子。」舍利懷孕之後,也變得很聰明,非常會論議,她的弟弟拘絺羅,每次跟她辯論都輸她,就知道姊姊肚子裡面懷的那個小孩,一定有大智慧,現在還沒有出生,就已經這樣子,何況出生之後,到時候一定是輸他了。所以他就離開家到南天竺去求學問,終於讀完了十八種經論,而且都通達明利,因為精進到沒有時間剪指甲,所以當時的人就叫他長爪梵志。

  他姊姊的兒子出生七天之後,就抱去給他的父親看,他的父親心裡面就想:「我叫做提舍,就隨我的名字,叫憂波提舍吧!」。憂波,就是隨逐的意思。如果是這樣的話,為什麼不叫他憂波提舍,而要叫他舍利弗呢?因為當時的人,很尊重他的母親,認為他的母親是一切女人當中最聰明的,所以都叫他舍利弗。弗,是兒子的意思,舍利的兒子,叫舍利弗,這就是舍利弗名字的來源。

  另外還有一個因緣,是舍利弗的本願,要當釋迦牟尼佛智慧第一的弟子,叫舍利弗,這是他本願因緣的名字,所以叫舍利弗。

  因此,我們知道舍利弗的名字有兩個因緣。

  我們再繼續看原文:

  「菩薩摩訶薩,欲以一切種智知一切法,當習行般若波羅蜜。」

  菩薩摩訶薩,如果要以一切種智來了知一切法,就應當要薰習、修行般若波羅蜜。什麼是一切種智呢?就是不但善了知一切法的空相,同時又善了知一切法的差別相,這種空有不二、空有雙融的圓滿智慧,我們就叫做一切種智。像了知一切法的空相,我們稱為一切智,這是聲聞緣覺小乘,他們的智慧只有到達了知一切法的空相而已。菩薩因為要度眾生,所以還要能了知一切法的差別相,這樣才有無量的善巧方便,這個智慧,我們稱為道種智。而佛圓滿的智慧,我們就稱為一切種智。

  舍利弗白佛言:「世尊!菩薩摩訶薩,云何欲以一切種知一切法,當習行般若波羅蜜?」

  舍利弗問佛說:「世尊!為什麼菩薩摩訶薩,如果要以一切種智來了知一切法,就應當要薰習、修行般若波羅蜜呢?」前面佛為了要說般若波羅蜜,所以示現了種種的神通變化,現在已經示現完了,就應該馬上開始說了,為什麼要等舍利弗問,然後祂才說呢?我們知道,佛法本來就應該這樣,要先有人問,然後佛才回答。因為舍利弗知道般若波羅蜜,是甚深、微妙、難知難解的法,以他的智慧,是沒有辦法完全的理解,所以他要問佛。舍利弗雖然智慧第一,但是和佛的智慧相比的話,就好像幼稚園小朋友的程度。

  怎麼證明舍利弗的智慧不如佛呢?又要講一個因緣故事。譬如在《說阿婆檀那經》裡面就說到:有一次,佛在祇桓精舍,傍晚四點左右的時候經行,舍利弗也跟著佛經行。這個時候,有一隻老鷹在追一隻鴿子,這隻鴿子很驚恐的飛到了佛的旁邊,佛經行走過,影子剛好蓋覆到鴿子的身上,鴿子全身就安穩下來,恐懼立刻消除,不再發出很驚恐的聲音。接下來舍利弗的影子,覆蓋在鴿子身上的時候,鴿子立刻又全身顫抖、恐怖,並發出驚叫聲,就像剛剛飛來的時候一樣。舍利弗感到很奇怪,問佛說:「佛和我的身體,都已經沒有貪瞋癡三毒了,可是為什麼佛的影子遮住鴿子的時候,鴿子就不再驚叫,也不再恐怖了呢?而我的影子遮住鴿子的時候,鴿子就會驚叫,又全身顫抖呢?」為什麼有這麼大的差別?這時候,佛就回答說:「那是因為你三毒的習氣,還沒有完全盡除,所以鴿子的恐怖不能夠消除。你現在觀看一下,這隻鴿子宿世的因緣,看牠作鴿子已經幾世了?」舍利弗馬上進入宿命智三昧當中,觀見這隻鴿子的前世,發覺牠也是鴿子,再上一世還是鴿子,這樣一世一世往前看,一直看到八萬大劫,都是一隻鴿子,超過八萬大劫以前,就看不到了,因為他的宿命通只到這裡,他智慧的觀照只能夠到八萬大劫。舍利弗出了三昧之後,向佛報告說:「這隻鴿子在八萬大劫之中,都是一隻鴿子,八萬大劫以前,就不知道了。」佛說:「如果你不能夠完全知道過去世,你就試試,觀牠的未來世,看牠什麼時候能夠脫離鴿子身?」舍利弗又立刻進入願智三昧當中,來觀看這隻鴿子,發覺牠下一世還是當鴿子,下一世、下一世還是鴿子,鴿子、鴿子……一直到八萬大劫都是鴿子,超過八萬大劫以後,也就不知道了,能力只有到這邊為止。所以從三昧出來之後,舍利弗又向佛報告說:「我看到這隻鴿子下一世、下二世乃至八萬大劫,都脫離不了鴿子身,八萬大劫以後,我就不知道了。因為我不知道過去和未來的極限,所以沒有辦法觀察這隻鴿子,什麼時候才能夠脫離鴿子身?」

  佛這個時候就告訴舍利弗說:「這隻鴿子,在超過了聲聞、辟支佛所能夠知道的八萬大劫之後,又再如恆河沙等大劫當中作鴿子(那又是很長的一段時間)。等到業報受完了以後,才能夠脫離鴿子身。在五道當中繼續地輪迴,最後終於能夠得人身了。在做了五百世的人之後,才成為利根的人。當時剛好有佛出世,佛在度完了無量阿僧祇的眾生之後,就入無餘涅槃。佛涅槃之後,佛法仍然在世間流傳,這個人受了五戒,成為優婆塞。有一次,因為聽聞比丘說法,讚歎佛的功德,就初發心,想成佛。在三大阿僧祇劫當中,行六波羅蜜,圓滿十地之後,終於成佛了。在度了無量眾生之後,最後入無餘涅槃。」佛就把牠所有將來會發生什麼,一直到成佛的這段因緣,全部講出來了。這個時候,舍利弗就向佛懺悔說:「我對於一隻鳥,都沒有辦法知道牠的本末,更何況是一切法?我如果知道佛的智慧是這麼深廣的話,為了要成就佛的智慧,就算是進入阿鼻地獄,受無量劫的苦,我也不以為難。」就是說寧願受這麼多的苦,我也發願要成就佛的智慧。所以,以這個故事來看,就可以說明舍利弗的智慧不如佛,因為舍利弗對一切法不明了,所以要問佛。

  我們再看原文:

  佛告舍利弗:「菩薩摩訶薩,以不住法住般若波羅蜜中。以無所捨法應具足檀波羅蜜,施者、受者、及財物不可得故。」

  佛告訴舍利弗說:「菩薩摩訶薩,他是不住在法中,而是住在般若波羅蜜中,因為已經沒有『布施』這個法了,因此能夠圓滿具足布施波羅蜜。」「已經沒有布施這個法」,到底是什麼意思呢?就是知道布施的人、接受布施的人、還有布施的財物,這三個都是不可得的。所以,什麼時候圓滿布施波羅蜜?就是做到三輪體空的時候,就能夠圓滿具足布施波羅蜜了。這個「檀」,是布施的意思。

  有人問說:什麼是般若波羅蜜啊?有六種說法。

  第一種說法,有人說,無漏的智慧,就是般若波羅蜜。可是我們知道,菩薩還沒有斷盡一切的煩惱,又怎麼能夠行無漏的智慧呢?菩薩雖然沒有斷盡一切煩惱,但是可以行相似的無漏般若波羅蜜,因此也可以說是行無漏的般若波羅蜜。所以,菩薩有兩種:一種是已經斷盡煩惱,清淨的菩薩;一種是沒有斷盡煩惱,不清淨的菩薩。像已經斷盡煩惱,清淨的菩薩,就可以行無漏的般若波羅蜜。這是第一個說法,什麼是般若波羅蜜?無漏的智慧,就是般若波羅蜜。

  如果菩薩已經斷盡一切的煩惱,又何必再修行般若波羅蜜呢?菩薩雖然已經斷盡一切煩惱,但是他的所知障還在,還沒有證到十地,也還沒有莊嚴佛土,也還沒有教化眾生,所以還是需要修行般若波羅蜜。一般斷煩惱有兩種情形:第一種,是已經斷除貪瞋癡三毒,心不染著人、天的五欲;第二種,是雖然已經不染著人、天中的五欲,但是對於菩薩的功德和果報的五欲,還是不能夠捨離的,像這樣的菩薩,就應該修行般若波羅蜜。

  譬如,說一個沒有辦法抵擋五欲的例子。有一次,長老阿泥盧豆,在樹林裡面坐禪的時候,淨愛天女來誘惑他,為什麼叫淨愛天女呢?淨愛天的天女,有清淨可愛的天身,所以叫做淨愛天。淨愛天的天女就來考驗他、來誘惑他,看他會不會心動?這個時候,阿泥盧豆把天女美妙的天身觀成不淨,不淨觀我們都修過,髮毛爪齒皮……,就開始觀,把美妙的天身觀成三十二個不淨物的假合,不要受她的誘惑,可是辦不到,天女的天身太可愛了。再觀,青黃赤白,它又是另外一個觀修的方法,把她觀成青色、黃色、紅色、白色,觀了半天,還是觀不成。沒辦法,最後阿泥盧豆只有把眼睛閉起來不要看,說:「各位姊姊!請離開吧!」這個時候,天女就消失不見了。這個說明什麼呢?就是天界的福報身形都這麼誘惑人了,更何況是菩薩無量功德所成就的果報五欲,即使是證果的阿羅漢,都沒辦法抵擋。

  所以,我們又要講一個例子了。有一次,樂神甄陀羅王,率領了八萬四千名的甄陀羅,來到佛的處所,彈琴、唱歌來供養佛。這樣子彈啊、唱啊,唱到整座須彌山王,還有山上的樹木、人民、動物,全部都聞樂起舞。這時候,佛身邊的這些大弟子,也一個、一個都坐不住了,包含了大迦葉,在座位上也坐不安穩。於是,天鬚菩薩就問長老大迦葉說:「你長老是行十二頭陀法第一,為什麼也不能安靜地坐在座位上呢?」大迦葉就回答說:「三界的五欲,是不能搖動我的心的,但是甄陀羅王的樂聲,是菩薩的神通功德果報力量所發出來的音聲,才會讓我坐不住,並不是我有心坐不住的。」所以,像這一類對菩薩功德還有染著的情形,就應該要修行般若波羅蜜。

  第二種說法,是有人說,般若波羅蜜是有漏的智慧。為什麼這麼說呢?因為菩薩到菩提樹下才斷了煩惱,在這之前,雖然有大智慧,有無量的功德,但是煩惱還沒有斷,所以,菩薩的般若波羅蜜,是有漏的智慧。

  第三種說法,什麼是般若波羅蜜呢?也有人說,從初發心,一直到坐在菩提樹下成佛之前,這中間所有的智慧,都叫做般若波羅蜜。到了成佛的時候,這個般若波羅蜜,就轉名為薩婆若。我們常常看到經論上寫薩婆若海,那個就是比喻佛果地上圓滿的智慧,是佛果地的名稱,叫做薩婆若。

  第四種說法,也有人說,菩薩有漏的智慧、和無漏的智慧,都可以叫做般若波羅蜜。為什麼呢?因為菩薩是觀照諸法空相(就是涅槃之相)而修行佛道,所以菩薩的智慧,應該是無漏的(因為涅槃是無漏的)。但是,在沒有斷煩惱,沒有了生死之前,應該是有漏的智慧。所以,菩薩有漏的智慧、和無漏的智慧,都稱為般若波羅蜜。

  第五種說法,也有人說,菩薩的般若波羅蜜,是無漏無為的,不可見無對的。無漏,是不跟煩惱相應(漏,就是煩惱的意思),沒有滲漏的意思。無為,是無所作為,就是不生不滅的意思。所以,什麼是菩薩的般若波羅蜜呢?就是它不再跟煩惱相應了,它是不生不滅的。而且,它是不可見無對的。我們的眼根面對色塵,這個是可見、可對的;現在的般若波羅蜜,是不可見,是不可對的,意思就是說,般若波羅蜜,不能夠用我們的五根、或者是五識去面對的境界,不是用感官可以經驗到的,如果你想要用你的五根、五識去了知什麼是般若波羅蜜的話,是做不到的,因為它不是我們的五根、五識可緣的境界,這個叫做不可見無對。

  第六種說法,也有人說,般若波羅蜜沒有一定的相貌,你不能說它有,也不能說它無;不能說它常,也不能說它無常;不能說夠它空無,也不能夠說它實有(不能說它空,也不能說它有),這個就是般若波羅蜜。它沒有一定的相貌,所以你沒有辦法形容它的,它也是超出你的思惟想像的,也沒有辦法用言說說清楚的。這個般若波羅蜜,它不屬於五陰(色、受、想、行、識五陰),也不屬於十二入,也不屬於十八界;它不是有為,也不是無為;不能說它是法,也不能說它是非法;它是無取無捨的;不生不滅的;超出有、無、亦有亦無、非有非無這四句。總而言之,就是無所執著。這種情況,就好像有一堆火,你沒有辦法去靠近,你不管從東南西北那一個方向,都沒辦法去觸摸那個火,因為會燒到手。般若波羅蜜也是一樣,你沒有辦法去觸著(觸著,就是執著的意思),因為只要你一去觸著,就會被邪見的火所燒。

  所以它是「離四句,絕百非」的。離四句,是離那四句呢?就是離有,無,亦有亦無,非有非無這四句。因為一切法,我們都可以用這四句來形容,任何的狀況,也沒有離開這四個內容。譬如我們用有錢、沒錢來比喻,這個大家比較熟悉。他是有錢?還是沒錢?第一個是有錢,第二個是沒錢,第三個,可以說他有錢,也可以說他沒錢。這是怎麼回事呢?他本來很有錢,所以你可以說他有錢,可是他沒有現金,他都是不動產,沒有辦法週轉的,你現在馬上叫他拿出多少現金,他都拿不出來,這個時候你就說他沒錢。所以這種情況,你可以說他有錢,也可以說他沒錢,這個就是亦有亦無。第四個非有非無呢?就是你不可以說他有錢,也不可以說他沒錢。為什麼不可以說他有錢?因為他經常叫窮。為什麼不能說他沒錢?因為他剛剛才買了一個最新款、最貴的手機,因此你不能說他沒錢。所以任何狀況,都不能夠離開這四個。現在什麼是般若波羅蜜呢?就是離這四種狀況,你就沒有辦法形容了,對不對?所以叫做離四句,一切的狀況都說完了,就是沒有辦法形容什麼是般若波羅蜜。

  絕百非,就是一百個不是,你能夠說出來的都不是,它沒有辦法用思惟想像的,也沒有辦法用言語來表達的,能夠說的、能夠表達的,統統都不是,這個就是般若波羅蜜。所以這只有用悟的,沒有辦法用說的,悟到了就是,因為你一說出來,那個就不是了。

  我們現在一共說了六種說法,對不對?那麼,那一種才是真的般若波羅蜜呢?這又有兩種回答了。第一種回答,是有人說,每一種說的都有道理,所以都是真的。譬如經中說:五百位比丘,每一位比丘都說出了他的義理,有的說兩邊,有的說中道,佛聽了之後,說:「每一個人講的都有道理。」現在也同理可證,這六種說法,每一個人講的都有道理,所以都是真的。

  第二種說法,就不是這樣子了。有人說,前面五種說法都不究竟、不了義,只有第六種說法才是真的。為什麼它才是真的呢?因為它說出了般若波羅蜜的本質。什麼是般若波羅蜜的本質呢?就是不可破、不可壞,這就是般若波羅蜜的本質,你只要說出來的,都是可以破、可以壞的。你說是有,是無,是亦有亦無,是非有非無,這四種情況都是可以被破斥的,可是現在我不是這四種,你就沒辦法破了,所以它是不可破、不可壞,這個就是般若波羅蜜的本質。如果說般若波羅蜜是「有」的話,就算只有微塵這麼少,也都有過失,為什麼?因為它是可以破的。如果你說它是「無」的話,也是可以被破的。所以在般若當中,「有」也無,「無」也無,「亦有亦無」也無,「非有非無」也無,遠離一切的戲論,不可破、不可壞,這個就叫做真實的般若波羅蜜,是最殊勝的,再沒有超過它的。就好像轉輪聖王,降伏了一切敵人,卻不會自高自大,般若波羅蜜也一樣,能夠破除一切的語言戲論,卻又好像什麼都沒有破,這就是它高明的地方。

  我們最後要說,什麼叫做「不住著在法中,而住在般若波羅蜜當中,就能夠具足布施波羅蜜呢」?其實只要能夠不住著在一切法中,而住在般若波羅蜜當中,你就可以圓滿具足六波羅蜜。就是說,六波羅蜜是怎麼圓滿具足的?就是你不住著在一切法當中,而是安住在般若波羅蜜當中,這個時候你才能夠圓滿具足六波羅蜜。菩薩就是安住在甚深的般若波羅蜜當中,對一切法都不取著,就連般若波羅蜜也不取著,這樣就能夠圓滿具足六波羅蜜了。

  可是,我們又要問了,如果對一切法都不取著的話,又怎麼能夠具足六波羅蜜呢?六波羅蜜也是一切法,你說一切法都不取著了,那六波羅蜜怎麼去圓滿它呢?在菩薩的眼中,是一切法都沒有,連般若波羅蜜也是沒有的,但因為憐愍眾生,所以才會立下誓願,說我要度盡一切的眾生。菩薩雖然了知一切法是不生不滅的,但是仍然精進地修行一切功德,來具足六波羅蜜。他為什麼會這麼做呢?就是因為他能不住著於法,而住在般若波羅蜜當中,他就是安住在般若波羅蜜這個智慧當中,一切法都不執著,這樣子來圓滿一切法。他雖然度盡一切眾生,卻無眾生可度。這就是不住著在一切法,但是又可以圓滿具足六波羅蜜的真正緣故。

  我們今天就講到這裡。

  願以此功德,普及於一切,我等與眾生,皆共成佛道。

top03.gif